尽管已接受厄洛替尼治疗,但由于疾病进展,使用奥希替尼(泰瑞莎)治疗了一名患有IV期肺腺癌的75岁男性。在复发性原发肿瘤的标本中,第21外显子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R)L858R突变和第20外显子的T790M突变都被检测到。奥希替尼开始治疗五周后,他出现了全身疲劳和呼吸困难。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两处肺部弥漫性毛玻璃混浊和合并。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分析显示明显的淋巴细胞增多,经支气管肺活检标本显示间质增厚,有纤维化和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。我们诊断出患者患有由奥希替尼引起的间质性肺疾病。
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EGFR-TKI)在患有活动性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提供了显着的抗肿瘤活性。然而,大多数的与内1至2年(EGFR-TKI经常获得抗性治疗的患者)。对于EGFR-TKI阻力常见的机制是一个T790M突变,已被报道存在于约50%-60%=。奥希替尼的开发是为了克服阻力由于T790M突变,与临床反应率从59-71%。基于这些结果,奥希替尼自2016年5月25日起已获准在日本使用。
2015年3月,一名75岁,从未吸烟的日本男子被诊断患有IV期肺腺癌(cT3N3M1b)脑转移。对左下肺肿瘤的基因组分析显示,外显子21上存在EGFR L858R突变。厄洛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,在肺部和脑部均获得了部分缓解。除轻微皮疹外,埃罗替尼治疗期间无重大毒性反应。7个月后,随访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扫描显示原发性肺肿瘤再生长。在这种情况下,厄洛替尼一直持续到疾病进展之外。
2016年5月,原发灶的再次活检显示第21外显子上的EGFR L858R突变和第20外显子上的T790M突变,对此开始使用奥希替尼作为二线治疗。在开始使用奥希替尼后的20天进行例行检查期间,乳酸脱氢酶(160 U / L)在正常范围内,但C反应蛋白(10.1 mg / dL)和白细胞计数(9,000 /μL:77.9%)实验室检查发现中性粒细胞,8.4%的淋巴细胞,6.3%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。在使用该药物之前,白细胞计数(4,200 /μL:60.5%的中性粒细胞,24.5%的淋巴细胞和3.8%的嗜酸性粒细胞)是正常的。这时,他没有症状,胸部X线和CT检查未显示出肺炎的迹象。由于怀疑药物反应不良,我们终止了奥西替尼治疗并仔细监测了他的病情。
经检查,他的体温为36.0℃,呼吸频率为24 / min,室内空气中的氧饱和度为90%。在两个肺野上都有吸气的细小裂纹。胸部CT扫描显示,弥漫性毛玻璃混浊和两个上叶的片状固结区域,以及右中叶广泛的支气管周围固结;原发肿瘤无明显变化。
我们通过内侧右中叶支气管(B5)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(BAL),并通过右上叶前支气管(B3a)进行经支气管肺活检(TBLB)。BAL液(97 mL / 150 mL)分析显示明显的淋巴细胞增多(总细胞计数为538个细胞/μL:中性粒细胞0.8%,嗜中性粒细胞92.2%,嗜酸性粒细胞3.6%,单核细胞1.4%,嗜碱性粒细胞1%和肺泡巨噬细胞1%) 。在淋巴细胞中,CD3 +细胞和CD4 +细胞分别占86.9%和21.5%,而未检测到CD8 +细胞。BAL液中细菌培养阴性。TBLB显示间质增厚,有纤维化,突出的淋巴细胞浸润和II型肺细胞增生。但是,未检测到恶性细胞。奥希替尼启动后患者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。奥希替尼的外周血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(DLST)为阴性(刺激指数为170%)。
根据临床和组织学发现,我们诊断出他患有奥希替尼诱导的ILD。开始甲基强的松龙脉搏疗法(500毫克/天,共3天)。3天后,胸部X线检查结果改善。然后以40 mg /天的剂量口服泼尼松龙。症状和充氧状况得到改善后,入院8天后停止供氧。在第16天进行的CT随访检查显示,双侧毛玻璃混浊和合并症得以解决,并且原发肿瘤的大小减小了。此后逐渐减少口服类固醇疗法。入院38天后他已出院。他出院后两个月没有再发生ILD。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:
2020-10-28
2020-10-28
2020-10-28
2020-10-28
2020-10-28
2020-10-28
2018-11-15
2017-10-26
2018-11-14
2018-11-16
2018-11-14
2018-11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