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鲁替尼(Imbruvica)目前已获批用于治疗多种肿瘤,然而,疾病控制需要长期门诊口服治疗,药物的不良反应逐渐显现,长期随访数据表明有高达51%的患者由于药物毒性反应而终止治疗。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依鲁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的几率。房颤。依鲁替尼的回顾性研究显示,房颤的发生率为4%-10%,高于一般同龄人群。房颤发生的中位时间为2.8个月,在治疗前3个月发生率最高,随后发生率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。依鲁替尼引发房颤的机制尚不清楚。在动物试验中,用依鲁替尼治疗的小鼠也发生心律失常,并与剂量相关,其机制涉及心肌细胞PI3K非靶点抑制。在人体心脏样本中发现房颤患者的心肌细胞PI3K活性降低。
出血事件。依鲁替尼口服后出血风险可高达66%,少部分患者有严重出血的风险。严重出血患者中大部分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、抗凝剂或者同时应用。依鲁替尼治疗患者的出血也是由于激酶抑制所致,BTK与其他激酶家族成员一样,通过抑制糖蛋白VI影响血小板聚集,依鲁替尼的体外研究也证实了药物可抑制糖蛋白VI,干扰血小板与vWF连接。停药或者血小板输注可逆转或者纠正这种出血倾向。
腹泻。见于~50%的患者,严重的腹泻少见(<5%)。治疗的前6个月发生率最高,通常是自限性的,中位持续时间为6-20天。依鲁替尼导致腹泻的机制是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R)的靶向抑制。由于肠道感染在患者中也容易发生,常规需要进行粪便培养以排除感染。如果患者出现3级以上腹泻,应暂停依鲁替尼直到腹泻缓解。症状缓解后可恢复原剂量依鲁替尼,如果重新出现>3级以上腹泻,建议减少依鲁替尼剂量。高血压病。发生率约20%,~5%的患者的高血压等级≥3级(≥160/110 mm Hg)。与其它副作用不同,高血压发病率随时间保持稳定,目前尚不清楚高血压的潜在机制。建议监测依鲁替尼用药患者监测血压,如果确诊高血压病,不停用依鲁替尼而联合降血压药物控制血压。
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://m.kangantu.org/
2020-10-23
2020-10-23
2020-10-23
2020-10-23
2020-10-23
2020-10-23
2018-11-15
2017-10-26
2018-11-14
2018-11-16
2018-11-14
2018-11-15